(资料图)
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古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近日启动,考古人员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了水下永久测绘基点,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,开启了我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。
深海考古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,也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发展方向。2022年10月,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了两处古代沉船:其中一处遗物以瓷器为主,专家推测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,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时代为明代正德年间(1506年至1521年),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;另一处以大量原木为主,专家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,时代约为明代弘治年间(1488年至1505年),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。
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古代沉船保存相对完好,文物数量巨大,时代比较明确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科学及艺术价值,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,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。这一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、利用、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,对中国海洋史、陶瓷史、海外贸易史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贡献。
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、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、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将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,用一年左右时间,分三个阶段实施两处古代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。其中,第一阶段从今年5月20日持续至6月上旬,考古人员将使用载人潜水器搜索摸清沉船分布范围,对沉船遗址进行多角度、全方位的资料采集和考古记录工作,适量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,以及海底底质等科学检测样本;第二阶段、第三阶段分别计划于今年8月至9月、明年3月至4月实施。考古调查工作结束后,专家将科学评估沉船保存状况和技术条件,研究提出下一步考古和遗址保护方案。
国家文物局表示,将以一号、二号沉船为重点,在南海重点区域及重要航线常态化开展深海考古调查,推进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;开展深海考古关键技术攻关和专用装备研发,加快建设深海考古人才队伍;同时切实加强两处沉船遗址的保护管理,确保遗址和文物安全。
5月14日,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,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,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。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,河南省发布《河南省
稳就业保民生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,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,持
政策内容由河南省(郑州市)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(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)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(返)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,即健康
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5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,河南省公安厅公布一批经济犯罪案件,作案手法曝光。信阳宋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2
给独居老人发放蔬菜包,骑着三轮车为居民送快递,把多余的蔬菜和可乐送给邻居……上海本轮疫情中,河南籍29岁的刘鹏程在小区主动当起了志愿
X 关闭
X 关闭